AAC介绍

AAC艺术中国的使命和宗旨

AAC艺术中国(Award of Art China)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年度评选,创立于2006年。AAC艺术中国旨在借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年度梳理和评选,呈现地区性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进程,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影响力。

公正、公平、公开的学术评选

AAC艺术中国设立提名奖和最终奖两个评选阶梯,一方面着力于提名艺术家的推广,同时有效集中AAC的关注度。

• 提名奖候选名单的产生

每年由AAC组委会评选组根据本年度《AAC月度观察报告》积累的数据,向顾问委员会推荐当年度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出版物,由AAC顾问委员会进行补充推选和异议,继而形成全年度提名奖候选名单。

• 提名奖评选

由AAC当年度评委会主席及评委从年度提名候选名单中进行提名奖评选。每个奖项5个提名。

• 最终奖选评

AAC当年度评委会由提名奖中甄选出每个奖项的1个获奖名单。

聚焦—当代艺术

本着聚焦当代的艺术理念和宗旨,AAC设立“年度艺术家奖”、“年度青年艺术家奖”和“年度艺术出版物奖”三项大奖。提名奖各五名,最终获奖各一名。

• 年度艺术家奖

所有在世的华人艺术家

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起到引领性启示和卓越的推动作用,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有突出成就。

• 年度青年艺术家奖

35 岁及以下青年华人艺术家

对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引导作用,综合评价其作品在本年度艺术探索及实验性方面有前瞻性突破。

• 年度艺术出版物奖

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物,语种不限,侧重评价其在学术研究和理论梳理上的价值。 以表彰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本年度艺术出版物,包括数字出版物。

第十届AAC艺术中国评选委员会名单

黄专(评选主席)

黄专

艺术史家及批评家。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。著有《当代艺术问题》、《文人画的趣味、图式与价值》、《潘天寿》(以上著作为与严善錞合著)、《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》、《当代艺术中的政治与神学:论王广义》等著作。

巫鸿(学术总监)

巫鸿

艺术史家、策展人,芝加哥大学教授。1980—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,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。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,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。受聘支持芝加哥大学(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)亚洲艺术的教学、研究项目,执“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”讲席。2000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。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。

鲍里斯•格罗伊斯(Boris Groys)

鲍里斯•格罗伊斯

艺评人、媒体理论家、哲学家。格罗伊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与观念艺术的前卫性理论。现任美国纽约大学俄罗斯与斯拉夫研究学教授,以及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高级研究员。近期著作包括《流动》、《论新》以及《怀疑之下:媒体的现象学》。

卡洛琳·克里斯托夫·巴卡捷夫(Carolyn Christov-Bakargiev)

卡洛琳·克里斯托夫·巴卡捷夫

作家、艺术史家、策展人。现任意大利都灵市立现当代美术馆(GAM)及里沃利城堡美术馆(Castello di Rivoli)馆长。她曾担任2012年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总监,并在2015年策划第十四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。2012年入选ArtReview杂志发布的年度全球艺术百强榜单。

长谷川祐子(Yuko Hasegawa)

长谷川祐子

日本东京都现代美术馆(MOT)总策展人,多摩美术大学艺术科学系教授。正在策展2016年4月将在德国卡尔斯鲁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举办的展览《新信息圈:走出现代化的失败》。近期著作包括《现代女人:现代美术馆中的女性艺术家》及《妹岛和世+西沢立卫:SANAA设计事务所》。

凯伦·史密斯 (Karen Smith)

凯伦·史密斯

策展人,西安OCAT执行馆长。一位在中国生活二十几年的英国评论家及策展人,在中国当代艺术推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。

王璜生

王璜生

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曾任广东美术馆馆长。

李振华

李振华

独立策展人、艺术家和制作人,1996年开始从事艺术工作,涉及展览策划、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领域。

田霏宇(Philip Tinari)

田霏宇

作家、策展人,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(UCCA)馆长。自2011年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(UCCA)馆长。通过UCCA的展览项目,致力于向UCCA每年近100万的观众呈现关于中国及国际重要艺术家以及艺术新秀的展览。曾策划展出的艺术家包括徐震、刘韡、阚萱、王兴伟、顾德新、提诺·赛格尔、泰伦·西蒙、斯特林·鲁比、莱恩·特里卡丁等。

参与投票
分享到微信
请点击右上角。
再选择【发送朋友】
或【分享到朋友圈】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