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千年酒泉夜光杯陷入缺“资”少“料”之困

2012.12.21 02:48:58 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

酒泉夜光杯传统加工技艺工具

  酒泉夜光杯展厅内,由优质名玉雕琢而成的各式玉器令人爱不释手。

  一千多年前,唐代诗人王翰《凉州词》中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”的诗句,使得甘肃酒泉夜光杯自此驰名天下。然而,随着近年来夜光杯传统工艺技术产业化规模的日渐扩大,资金短缺和原材料祁连玉开采难度的加大,成为困扰这一千年工艺发展的瓶颈。

  酒泉夜光杯精雕细琢而成,造型独特,式样精巧,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。作为传统工艺品,酒泉“夜光杯”历史悠久,享誉国内外,早在周穆王时,西域曾向朝廷献“夜光常满杯”。2006年,酒泉夜光杯加工技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酒泉夜光杯厂成为酒泉夜光杯雕工艺保护责任单位。

  “酒泉夜光杯的原材料祁连玉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替代的。”酒泉夜光杯厂办公室主任权廷玉告诉记者,但紧靠从别人手中购买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,不仅买来的原材料品质参差不齐,而且量也跟不上。同时,由于家庭式的夜光杯加工作坊逐年增多,原材料的乱采现象也较为严重。

  权廷玉说,夜光杯的原料祁连玉属于资源型矿产,地质部门近年勘测发现,虽然其储存量挺大,但由于地处深山里面,没有路,大型开采设备无法到达,只能通过马匹、牦牛等传统运输工具运输。“从汽车所能到达的极限——祁连山脚下步行至原料地需要五六个小时,如果修路需投入巨资,因此祁连玉开采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。”

  不仅如此,由于传统手工技艺对夜光杯品质成色的“过分”追求,加之手工操作的限制,雕琢一只夜光杯对原材料的利用率目前只能达到只有60%,剩余的原料一般只能当做“废料”弃用。

  权廷玉表示,目前在保证每一只夜光杯品质的同时,若要提高对祁连玉的利用率,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这些废料做一些用于装饰的小挂件。“这就需要将来投入一些加工设备,但作为手工企业利润低,既费时又费力,没有足够资金去购置添补这些设备。”他说。

  权廷玉介绍,酒泉夜光杯现在的销售是一年比一年要好。受海外青睐程度成都也与日俱增,除过赴本地旅游的海外游客之外,还有一些华人华侨通过网络邮寄方式购买夜光杯。

  权廷玉说,目前酒泉夜光杯年产量在6到8万只,产量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。未来,将雕琢夜光杯剩下的废料充分利用起来是他们的发展目标。

返回顶部